最新公告: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群工作

我院4名职工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举办的“广东地质杯”主题征文优秀奖

时间:2019-10-24 10:24:10 作者:柳毅 点击:

  2019年5月中旬接局工会转发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以深入总结宣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地勘行业的辉煌成就,回顾改革创新发展的光辉历程,展现地勘行业职工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主题的“广东地质杯”纪念建国7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通知,院工会积极组织,鼓励职工踊跃投稿,截止到6月10号前共收到各分工会上报不同体裁的征文作品9篇。

  本次活动从征文、筛选到最后评审历时3个月,共收到征文270余篇,参加最后评选的239篇。经专家评审组评审,地调院4名职工张猛《山谷的风》、许吉全《地质人的梦——使命与担当的约定》、白宇波《我们也许沉默但我们绝不缺席》、曹聪《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分别获得了此次征文活动的优秀奖。

  附优秀奖征文作品:

  

  1、张猛《山谷的风》

山谷的风

张猛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七月的山谷啊,

  挥汗如雨;

  山梁上的身影啊,

  攀登继续。

  我们是光荣的地质人,

  老一辈的事业在我们手中接力!

  山高无所惧,

  路远不足虑,

  祖国大地的山山水水留下我们的足迹。

  高原上的格桑花开了又谢,

  金沙江畔的长江水奔腾不息,

  雪域高原,戈壁千里;

  太行山下,三晋大地;

  为祖国寻找新的宝藏奇迹。

  这就是我们,

  新一代的地质人,

  中华好儿女。

  心中永远有一首“勘探队员之歌”,

  是那山谷的风,是那狂暴的雨,……

  

  2、许吉全《地质人的梦——使命与担当的约定》

地质人的梦

—使命与担当的约定

   许吉全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记忆—使命

  “开发矿业”一声令下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们聚到了一起

  用他们的勤奋,智慧和汗水

  掀开了大地神秘的面纱

  让深藏于大地的宝藏为四化建设再放华光

  “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

  一个无怨无悔的承诺

  让生命在旷野里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功勋—奉献

  中条山回荡着你们不朽的传奇

  青藏高原无人区留下了你们青春最闪耀的记忆

  在“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的感召下

  用青春和智慧书写出了大地最动人的故事

  把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广袤的平原和巍峨的高山

  这就是一群最可爱的地质人

  在平凡的世界里实现着不平凡的梦想

  把自己最美好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光荣的地质事业

  芳华—热血青春

  每当翻阅开山西《地质情怀》和《地质风采》

  总能被里面熟悉的面孔和感人的故事所打动

  他们的功绩和名字悄悄地隐藏在了时间的长河里

  “你们后悔选择这个职业吗?”

  “探清祖国宝藏,是我们如痴如醉的宿愿”

  “在名利面前你们为什么选择默默的平淡?”

  “因为我们是地质人—心胸如那广阔的山川……”

  把梦想放飞在山林,把青春献给戈壁、高原和茫茫大漠

  追梦—紧随时代的脉络

  一次次的变革让你们在挑战中重塑自我

  面对困局的地质人如磐石一般意志坚强

  迎难而上,开辟新的天地

  无人机航磁航测让大地的容貌变得更加清晰明朗

  大数据的应用把地质信息注入社会发展的火箭

  钻机上迎风飘扬的红旗讲述着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新时代新任务,新方向,新挑战,新机遇……

  新设备,新技术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地质保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书写了一部地质传奇

  六十多年的使命与担当从未止步,地质精神薪尽火传

  今天我们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旗帜

  我们是新时代的地质人

  我们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设备

  在“三深一土”战略布局下开辟更加大有作为的新天地

  苍茫大地尽览遍,不负韶华悠悠天地间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白宇波《我们也许沉默但我们绝不缺席》

我们也许沉默但我们绝不缺席

白宇波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到赣州市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考察企业生产经营和赣州市稀土产业发展情况。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之下,稀土成为中国手上的一张“王炸”。

  目前中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稀土这种战略性矿产价格离不开建国以来地勘人在祖国南方的艰苦工作,发现了无数稀土资源。遥想建国初期,无数先辈在东北先后发现大油田,确保了祖国能源安全,在捍卫国家资源安全的战线上,无数地勘人沉默但从未缺席。

  沉默是因为我们在忙着对话祖国广袤的大地,从草原到高原,从戈壁到山丘,哪里有地勘空白,哪里有矿产线索,哪里就是我们的工作阵地。尽管大地只透露只言片语,但在我们走过的每一处工作阵地,我们都竭尽全力:通过一步步的丈量,我们逐步完善了它表露的点点滴滴,借着物化遥的方法,我们努力解读着它传递的蛛丝马迹。建国70年间,我们填补了祖国大地近乎所有的地质勘查空白区,建立了完善的基础地质信息库,发现无数的矿产资源,查明诸多地质灾害,不断推进地质信息数字化,提供种种地质数据,我们的足迹遍布国内每一个角落,我们的身影出现在国内每一次大规模开发。甚至就连国外都有着我们滴落的汗水见证着我们走出国门去测绘勘探的身影。过去的七十年,在每一个祖国需要的角落我们从未缺席,未来我们也绝不会缺席。

  沉默是因为我们明白资源对祖国的重要意义,这是每一个工业国家的基石和命脉,每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离不开无数资源的输入,每一处忙碌运转的工厂离不开无数资源的支撑,甚至每一个平凡生活的家庭都离不开种种资源的获取。建国70年来,不仅仅是技术、设备、人才面临着封锁和围困,就是矿产和能源这种大宗物资资源也是封锁不断,不说建国初最严厉的封锁,就近十年内就有南海争端时澳大利亚力拓将对华铁矿石售价借故大幅提高,此外还有巴西的铜矿、加拿大的钾岩等等,这些都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既然能借故涨价那自然能借故禁运,这也更让我们认识到资源战略储备必不可少,我们埋头奔波于祖国大地更加努力发现埋藏在地下的种种资源,只为了必要之时,能尽量在资源上确保祖国工业高速运行。可喜的是,建国70年来,在保卫国家资源安全这条战线上持续奋斗的地质人已经为祖国增添了大量的资源储备,但是这依然不够,我们对大地深部的潜藏资源利用的还远远不够,我们对海洋这座资源油气聚宝盆的利用还远远不够,未来在这些资源利用的攻坚克难中我们仍旧绝不会缺席。

  沉默是因为我们明白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做出成绩,正是在我们对话大地的过程中,朴实的大地教会了我们这个道理。从油气到钾盐,从高品质铁矿到大型铜矿,在过去的70年里我们在祖国大地上发现了这些国外认为我们国土上匮乏的资源,正是依赖脚踏实地地认真完成工作才能有机会发现这些大地的秘密,回首过往地质取得的种种丰硕成果,正是因为完善的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我们才能取得无数矿产勘查、工程勘查、地灾勘查等各项成果,而这些成果又离不开相应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所以我们在过去习惯了脚踏实地地沉默着做事;但同时大地又是喜欢善于思考的人的,只有善于总结发现规律,积极使用新方法新手段才能更好的工作。建国初没有无数地质学家的大胆研究分析,也不会有一系列油田的发现,没有对祖国大地地质情况的无数研究,也不会有取得的丰硕成果,没有对化探工作的大规模应用理论和实践突破就不会有井喷式的新矿产资源的发现,没有对可燃冰开采利用的重大突破,也不会有南海可供开发利用油气储量迅速膨胀。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难题,过去在实干和创新上我们从未缺席,未来我们也绝不会缺席。

  展望未来,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时代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环境保护、公益服务、海洋勘探、深部勘探、数字化数据等等,这是给我们的新的挑战,我们除了继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得开展工作,继续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新时代下我们更要紧密结合新的实际需求。一方面深挖传统工作潜力,在工作中积极使用新方法手段,总结新科学规律,在深部、海洋等大潜力方面积极谋求突破。另一方面要尽快适应新的分支工作诸如环保、城市地质、地质信息三维化等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些交叉领域内发出我们的声音,尝试加强同相关交叉领域内原有的实体,如环保企业、社会资金、政府部门等展开合作,最好能够探索出各种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尽快适应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定位。

  毛主席曾感慨自己对地质所知甚少,习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对稀土资源开发寄予殷切期望。回首建国七十年,过去在沉默中埋头苦干的地质人未曾缺席;直面时代变化,未来在开放中昂首奋进的地质人也绝不缺席!

  4、曹聪《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

曹聪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2019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建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风雨中前行、求索,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真真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如今,祖国国力日益雄厚,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整个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70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宣布,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那么通过全国上下70年的努力奋进,如今的中国,便是一位站得更加挺直,更加强壮的巨人!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三、四年的年轻地质人,但我的姥爷和父母都是工作在一线的地质人,和朋友聊起来,有人会开玩笑说,有红二代、红三代,你应该叫地三代吧。生活在这样一个地质家庭,我也一直从长辈的口中,自身的所见所闻中,感受着地勘事业随着祖国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建国初期,因国家对能源与矿产资源的迫切需要,地勘事业的地位与重要性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我为国家找宝藏”这句口号的号召下,几乎所有的地质工作者都投身到了丈量、勘测祖国大地的革命事业中。那个时候,地质工作非常辛苦,交通、设备条件都很困难,可以说那时的地质人真的是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去丈量祖国的山河。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的精神诞生并一代代的流传了下来。

  往往,父辈吃过的苦,受过的累,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去经历,所以,我家里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让我从事地质事业,而且小的时候,我也对地质工作很是反感。因为那时,地质对我意味着没有父亲的陪伴。我出生后刚满月,爸爸就离开家去广州进行钻探工作,而与他的下一次见面已经是两年以后,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坐了两天的火车,在广州工地潮湿闷热的帐篷里,一家人的团聚。因为大量的野外工作,父亲在我的成长之路上,开始了频繁的缺席,上学这么多年,父亲接送我的次数一只手便能数清,几乎没有去过学校的家长会。我从一开始每天都会问妈妈,爸爸今天回来么?到后来,看到爸爸回家,我反而会说,爸爸,你怎么回来啦?于是,童年的我便慢慢习惯了生活里没有父亲陪伴的生活。偶尔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听父母聊起工作,说起地层,钻头,空压机,这些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事物,时间久了,便觉得很无趣。所以最开始,在我的印象里,地勘是一个让爸爸经常不能回家且无聊的工作。

  我对地勘的态度第一次有所改变,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看着新闻里报道,发现奔赴救援的队伍里除了有军队和医疗人员,还有一批人,他们叫地质专家。那是我第一次主动的和爸妈聊起地质工作,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地质工作者在国家建设中担当着如此平凡却重大的角色。当时我正读高二,时常与同学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畅想未来自己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做怎样的工作,过怎样的生活。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对自己说,也许做一名地质工作者也很不错。

  于是,我越来越主动地去了解地勘人的点点滴滴,我的姥爷最爱给我讲的故事就是他年轻时做地质普查时,碰上一个缺水的村子,他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村民找水打井,解决了整个村子的吃水问题。每次讲这个故事,洋溢在姥爷脸上的骄傲和幸福都深深打动着我,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老地质人工作一生的追求。他们不要求权财富贵,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可以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祖国的山河,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找到更多的宝藏,解决更多的困难。

  了解的越多,决心便越大。立志做一名地质人的我,高考报考了中国地大,大学学习了水文地质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山西省地质调查院。步入工作后,我对地质工作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长时间的野外工作不能回家,每日在外调查,风吹日晒,跋山涉水,在偏僻的地方,中午也很难吃上一口热饭。但是,碰到的困难越多,我心里对地质人的敬佩便越深,因为我的长辈也一定经历过比这些严重得多的困难,我却从未听到他们跟我说过一句苦累的话,哪怕父亲说起当年广州相聚,因为太久未见陌生的缘故,我哭着闹着不让他上床,他也是像讲笑话一样说给我听,但我心里却满是辛酸与敬佩。为了地勘工作,他们只能舍弃家庭的温暖,每日在外吃苦受累,却又甘之如饴。每每谈起工作,他们总是会自豪的说哪口井是他们打的,哪座大楼大桥的基础是他们勘测的,却从未有半句怨言。在我看来,“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而是无数地勘工作者最真实的写照。

  栉风沐雨七十载,地质行业经历了盛极而衰、死地重生的艰难历程。如今,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改革创新,这也许是地勘事业一次继往开来的浴火重生。回顾建国以来,献身地勘事业的无数前辈的光荣事迹,我倍受鼓舞。今天,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作为一个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我感到无比自豪且责任重大。今年我加入了局重点项目《太原南部综合城市地质调查》,在组里我年纪最小,和前辈们比起来,各方面都还相距甚远,但是我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的精神早已深深的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会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按照我局“发挥优势,对接需求,支撑政府,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与同志们共赴使命担当,应对困难挑战。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不断积累,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地质人。地勘工作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我愿沿着前辈们的足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担当作为,为全面开创新时代支撑服务山西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我希望当我垂垂老去,回想起自己的地勘生涯,也可以像优秀的前辈们那样,用生命演绎地勘精彩,用行动开启新的篇章,将地勘精神薪火相传,让地勘事业生生不息!

  愿我们所有地勘人的努力奋斗,可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伟大的祖国,作为您的孩子,在此,我衷心且自豪的祝愿您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