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动态

地调院“地勘服务转型做什么”讨论优秀稿件选登

时间:2018-03-22 14:35:51 作者: 点击:

     按照局党委安排部署,日前地调院党委组织全院党员干部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地勘服务转型做什么”大讨论活动,各支部结合专业特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同时,团委开展了“山西青年谈转型”主题征文活动,全院35岁以下104名青年人参与活动,收到征文70篇。经筛选选出优秀稿件如下:

 

山西省地调院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服务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的煤炭、铝土矿不仅为山西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加快破解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走出一条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努力把山西省改革发展推向更加深入的新阶段,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布局。山西省地质调查院紧紧围绕山西省委省政府这一战略布局,以支撑服务全省经济转型发展需求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为重点,聚焦经济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以服务省综改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重大工程,大力拓展地质工作领域,主动提供地质支撑服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开展新区城市地质试点示范工作,服务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现代产业园区建设

  山西省综改示范区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潇河产业园区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发挥示范区转型综改主战场作用,为全省产业转型、体制机制改革、绿色发展做示范、树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山西地调院紧紧围绕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重大决策,积极参与潇河产业园区的建设,参照透明“雄安”的模式,选择潇河现代产业园区开展全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工作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涵盖了潇河产业园区的全部,通过采用遥感、物探、化探、钻探、地质调查、分析测试等多手段联合开展多要素地质调查工作,重点查明潇河现代产业区地层及地质构造、地质资源(地下水、浅层低温能、地热)、土地资源及质量、地质灾害、地下空间开发条件等基础地质条件,最终形成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可为园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决策资料。由于城市地质工作在山西起步较晚,2016年前没有进行过任何正规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试点示范意义,将为今后大规模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积累经验。

  二、积极调整矿产勘查方向,为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发展提供能源资源保障

  山西省地调院结合全省资源型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布局,大力调整矿产勘查方向,大幅度减少了煤、铝、铁的勘查工作,加大了金、“三稀”元素、稀缺和特殊用煤、煤层气、砂岩气、页岩气等煤系三气、地热等的项目申报与勘查研究力度,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共有9个,初步取得了可喜的勘查成果,在右玉县新提交中型以上金矿产地一处。该矿具有埋藏浅,厚度大,品位稳定,开发条件好等优势,并且外围仍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有望成为大型金矿产地。

  三、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地质工作路径,助力绿色发展和美丽山西建设

  山西省地调院为了支持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绿色发展和美丽山西建设,积极探索开展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地质工作,支持政府部门科学地开展相应工作。先后完成了山西省六大盆地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山西六盆地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山西省地热资源现状调查评价与区划、山西省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山西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太原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山西省黄土高原经济带1:25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山西省浅层地温能适宜区选区调查,晋祠、娘子关等泉域、晋东南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等工作。承担并实施了五寨、神池、岢岚、沁源、沁县、垣曲、交口、石楼共8个县的地质灾害详查、山西省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赤泥综合利用研究等项目,并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砂河镇探索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初步查明了全省的地下水、地热、矿泉水的资源禀赋状况、水土环境质量、地质灾害、地质景观的空间分布、浅层地温能与深部地热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条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状况,为全省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地质调查支撑服务。

  四、发挥基础地质科研优势,支撑与服务全省扶贫脱困工作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充分发挥基础地质科研优势,积极支持服务全省扶贫脱困工作,开展了贫困区缺水地区的地下水勘查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贫困区找水方面,先后解决了代县贫困区2.5万人的吃水和上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困难问题,并立项在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深入的岢岚县赵家洼村一带开展地下水勘查工作。

  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方面,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大力推进山西省1∶25万黄土高原经济带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和我院所获得“豆类钼肥包衣剂”、“一种玉米锌锰肥拌种方法”、“玉米锌锰肥包衣剂”叁项国家专利的转化应用,为了精准地服务于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扶贫脱困和特色农业开发。近年来先后选择太行-燕山、吕梁山国家连片特困区天镇县、浑源县、岚县、吉县、五寨县、岢岚县(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深入的贫困县)、山西农谷建设所在地太谷县和特色农业开发潜力县高平市和长治县开展了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并积极进行成果转化应用,先后与高平市政府签订了开发富硒产业合作协议、与绛县山西康园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生产生态功能性肥料、富硒农产品协议、与洪洞县农业发展委员会签订了开发富硒产业合作协议,开发出了一系列富硒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项目的开展大力助推特色农业及功能农业的发展,增加人民收入,为当地政府在土地规划、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安全、地方病防治、城市建设发展、环境保护、振兴乡村等方面提供地学依据。

  五、紧紧围绕山西省旅游发展规划,加大了旅游地质资源的调查工作,助力全省旅游事业的发展

  山西省地调院积极助推五台山地质公园的开发,帮助五台山风景区完成了重点线路地质遗迹调查及剖面测量;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实施方案》的编制;精选地质科考、科普游线路、地质遗迹观赏点;编写地质遗迹观赏点科普导游解说词、科普解说牌说明词、科考说明词等工作,为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地学支撑,得到了旅游部门和省长的高度认可。围绕山西省提出的开发长城、太行、黄河三大旅游板块的产业布局,在整合已有地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沿线地质旅游资源,补充地学科普内容,为丰富三大旅游板块内涵,提升旅游品位而积极谋划。

 

山西省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及对地调院在当前形势下的建议

潘永胜

  一、根据地质工作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人员精干、人才技术水平较高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目前,31家省级地调院中,完成分类改革的共25家地调院,其中,转为公益一类的有21家、占比2/3,公益二类的有3家、占比1/10,转企的1家。另有6家改革尚在进行中。

  作为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单位一方面主要从事基础性科研工作,属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地质工作。另一方面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的培养需要10—20年的时间,假若让这些人才均轮为事业二类或企业单位人员,他们将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地质工作,这些工作一般不进行科研工作,为纯生产经营性的地质工作,长此以往,这些地质人才的技术水平将直线下滑,这样将导致我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将无人去做,即使做了,水平也不会高,成果也不会突出。其最终将导致我省基础地质工作水平将越来越落后,这将严重影响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各方面发展,造成恶性循环。再想恢复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为此强烈建议在我省地勘队伍改革中保留一支公益一类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单位。

  二、成立山西省城市地质调查研究中心

  国土资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发挥地质工作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7〕104号),要求到2020年,完成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基本形成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地质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地质资源环境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制度体系,探索形成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系统化、产业化、绿色化开发利用模式。到2025年,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建立系统完备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基本构建地质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地质工作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城市地质工作是一项多学科、多专业相互融合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地质工作。省内其他地质工作单位一般专业结构单一或不齐全,无力很好的承担新时代下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作为山西省唯一一家地质学科齐全,专业结构合理的地质调查单位—山西省地质调查院,立所当然应承担此大任。我们应及时上报山西省国土资厅或省政府,成立“山西省城市地质调查中心”并挂牌于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现代产业区(东部)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围项目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储备人才。在“山西省城市地质调查中心”这块牌子下有利用于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勾通与协调,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与他们进行合作,使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能够有的放失,不至于闭门造车,在此基础上,依次完成省内其它11个地市级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为我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成立山西省农业地质调查研究中心

  根据2017年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方案》,围绕调结构、提品质、转方式、促融合、降成本、促改革、补短板等八方面,推出41条政策措施,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调结构、转方式、补短板的各类措施在《实施方案》中充分体现。调结构,就是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优化区域布局,抓好山西“农谷”建设、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建设,以功能农业为引领,做精杂粮,做优果菜,做强畜牧,做好中药材,推动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03-2012年由我院完成的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了“山西省黄土高原盆地经济带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柳林-河曲段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两个课题的基础性调查工作。工作区范围包含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长治六大盆地以及黄河东岸河津-石楼地区,总面积5.6万km2,涉及77个县市,几乎覆盖了山西省全部农业大县农业种植区。项目按照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总体综合评价四个层次完成。首次获得了山西省土壤、大气、水、生物等多种介质高精度地球化学数据141万余个,编制各类图件670张,提交成果报告4个,专题报告18个。这些海量数据的获取为开展地学、农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研究和制定山西省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区划,合理利用和管护国土资源,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等提供了全新的基础数据。

  上述工作对山西省主要土地分布区进行了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养分、土壤放射性的评价,初步摸清了山西省主要土地质量有关指标家底,为山西省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在农业地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1)初步查明了山西省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等肥力丰缺现状并进行了分等分级;(2)调查了山西省土壤中对农作物有益的微量元素硼、铜、铁、锰、钼、锌的丰缺程度,并编制了分级图;(3)制作了八个重金属元素土地环境质量分级图,基本查明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对土地环境质量状况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4)综合利用土壤肥力指标、有益微量元素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划分为优良、良好、中等、差四级;(5)基本查明了农田灌溉水水质情况;(6)特别是通过工作在山西省新发现了5116km2富硒土壤区;(7)新开发出针对农作物玉米和豆类种植的”豆类钼肥包衣剂”、”一种玉米锌锰肥拌种方法”、”玉米锌锰肥包衣剂”叁项研究成果获国家专利,能够提高产量10%左右,并可改善农作物品质。

  山西省自完成1∶25万多目标调查之后,更大比例尺的工作开展的较少,其成果推广运用非常有限,为将成果切实转化为生产力,山西省地勘局及山西省地质调查院自筹资金350.76万元先后完成了”山西省南部地球化学背景研究及小麦种子锰锌硒微量元素包衣剂田间试验”、“高平富硒农产品开发研究”、“洪洞县富硒农产品开发研究”等三个项目,以1∶5万-1∶1万的大比例尺开展工作,以进一步探索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服务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

  “高平富硒农产品开发研究”、“洪洞县富硒农产品开发研究”项目,分别在洪洞县圈定出适宜种植富硒小麦土壤189km2;在高平县圈定出适宜种植富硒红薯面积400km2、适宜种植富硒高梁面积300km2。并为当地编制了富硒玉米、高梁和红薯种植规划建议图,编制了施肥建议图和富硒土壤分布图,这些成果为地方政府进行富硒农产品开发提供了资料和思路。

  “山西省南部地球化学背景研究及小麦种子锰锌硒微量元素包衣剂田间试验”依据小麦种植区土壤锰锌硒分布情况,确定了不同土壤硒含量区拌种剂中最佳硒的浓度。研制出了多功能包衣剂,有效地增加了产量,增产率在4.14%~10.39%,平均增产率达到9%左右。经过包衣后小麦籽粒硒的含量明显增加,”小麦锰锌硒肥拌种剂”和”小麦锰锌硒混合物包衣剂”两项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被国家专利局受理。

  为了继续稳步推进山西省土地地球化学工作,山西省地勘局2016年又启动了“山西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试点及典型地区污染治理方法研究”项目。在长治县及典型污染区(砂河重金属污染区)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及污染治理方法研究。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总要讲话精神,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发展及精准扶贫讲话精神的体现,符合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特色农业指导思想,也符合国家“精准扶贫”的发展思路,是山西省2020年全面脱贫进入小康社会的有效工作手段。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科学利用、环境整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可为土地”该建则建、宜耕则耕、需治则治”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中,运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结果,会增加农用地等级所含信息量,为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并重的管护方式提供有效手段。

  (2)可为建立土地质量档案,实现土地质量管护、生态管护提供基础资料。

  (3)可为进行农业地质环境适宜性及农业经济评价与研究,划分农业土壤安全区、优质区和污染区等方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4)可为解决这块地适合种什么、种在哪里的技术问题,开发名、优、特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提高农民收入,精准扶贫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技术支持。

  (5)通过对岩石、大气、土壤、水和大宗农作物进行全面的地球化学体检,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为粮食安全、为绿色农产品的开发提供清洁土地的地球化学依据。

  (6)富硒土壤是一项宝贵的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富硒土地发展特色农业,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次工作圈定的富硒土地可为今后全省开发富硒农产品提供依据。

  但由于前期1∶25万工作比例尺偏小,工作程度较低,覆盖范围不全,其成果仍难以满足实际推广应用。前期有针对性地开展的局部区域大比例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充分说明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对于发展农业经济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急需大比例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来提供数据支持及技术支撑。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结合地调院现在的建制,建议成立“山西省农业地质调查中心”,并挂牌于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在山西省农业地质调查中心这块牌子下,我们将能更好的与各地、市农业部门更好密切的合作,实现全省县(市、区)全部耕地15万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全覆盖、全面建成全省耕地质量档案,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尽快成立山西省地质云数据中心

  2017年11月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地质云1.0”正式上线,“地质云”建设遵循了“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大集成”的理念,采用混合云技术架构,构建了分布式节点体系,集成了现有的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与应用层的资源与能力。基于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地质云”设定了多种应用场景。地质调查专业用户可基于“地质云”业务网,通过云应用有序获取各类共享数据;普通社会用户可基于互联网,从云端在线获取地质信息产品。

  特别是针对地质调查专业用户,“地质云”开启了基于云环境的全新工作模式:通过各类地质调查手段的信息化采集,从云端提供信息支撑,将调查结果实时云端上传、处理与存储,同时各节点数据产品实现云端汇聚与统一接入,可以随时随地一站式便捷实现云端在线数据共享,获取计算、存储、软件资源与各类信息服务。

  “野外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智能调查云应用,构建云端智能工作空间,实现工作区各类背景数据的自动推送,实现云环境下的数据采集传输、动态云端汇集与处理,为项目组构建了从野外调查到室内工作的完整服务链;地调业务管理人员可在云端一站式在线处理项目管理、财务、安全、综合办公等各类业务管理活动,并随时获取各类综合信息与决策支撑,实现‘电脑+人脑’的云端管理模式;技术人员可通过‘刷脸’——这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新技术,实现矿物岩石的自动识别;此外可以通过桌面云服务,实现大型地学软件、自主研发软件云端在线共享使用,结合云存储、云高性能计算、云邮箱等云工具,实现地质调查云工作环境。” “地质云1.0”的上线服务,标志着我国地质调查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基础地质数据与地质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开创了“互联网+地质调查”全新时代,开启了我国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全新局面。

  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经建成了全国地质云1.0,作为省级地质调查院应及时顺应历史潮流,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尽早成立山西省地质云数据中心,并挂牌于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借助云平台的建设推动我省整个地质调查信息化进程,最终实现智能化的地质工作模式,并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支撑我省及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

  五、可否考虑成立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心?主要是考虑本省有省环境总站,是否有冲突?

 

主动转型 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发展

张智杰

  山西省地勘单位改革已经步入快车道,山西省地质调查院作为地勘单位改革的一小部分,既有地勘单位的基本属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如何争取在改革中处于有利地位,继续发挥地调院的特殊属性,在改革的快车道中实现 “超车”,首先到达终点,作为地调院的一份子,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几个方面,请大家交流批评指正。

  聚焦重大战略,敏锐捕捉地质工作的新机遇。在发挥中央地调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切入点选择上要更精准;在地方应用需求整合上要更主动。2017年《山西省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战略》山西省地调院便及时向省政府建议在太原市南部综改示范区科技创新城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空间布局与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的地质安全评价,应重视地质工作的基础先行作用。同时积极相应省长批示,助推五台山地质公园的开发,为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地学支撑;围绕山西省长城、太行、黄河三大旅游板块的开发规划,在整合已有地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沿线地质旅游资源,补充地学科普内容,为丰富三大旅游板块内涵,提升旅游品位而积极谋划。建议都得到山西省政府的“积极回应”和相关市局的大力支持,最终以此为契机,寻求发展路径,积极推进延伸工作。

  聚焦城市发展,集群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围绕制约城市发展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地质资源保障能力,完成了潇河产业园区的立项工作,2018年将相继启动。为全面全面系统地推开基础地质调查、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发挥地质工作基础先行作用,支撑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主动作为 全面支撑国土资源工作 在当前地质工作经费投入有所萎缩的形势下,山西省地调院积极支持我省的脱贫解困战略,先后解决了贫困区2.5万人的吃水和上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困难问题,并在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深入的岢岚县赵家洼村一带开展了地下水勘查工作。为服务太行-燕山、吕梁山国家连片特困区的脱贫工作,开展了浑源、天镇、五寨、吉县、岚县、岢岚等6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为当地农民发展特色小杂粮种植提供地学服务。

  土地质量调查深入推进,有力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山西省地调院为推动1:25 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转化应用,先后自筹资金和利用省地勘基金开展了高平、长治两县富硒地区的1:5 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圈定出713 km2的富硒土地,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依据。

  探索形成促进地质工作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山西省地调院紧紧围绕山西省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布局,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与省国土资源厅的沟通联系,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专业方向,努力拓展地学服务领域。

 

化探转型干什么

地球化学勘查研究中心 杨永亮

  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入,地勘行业转型发展也进入了必行的趋势。地勘行业转型干什么?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矿业行情确实给我们地勘行业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压力,让我们地勘人感到焦虑和迷茫,但是我们不应该抱着陈旧的工作思维,抱怨矿业行情的不景气;拿着陈旧不堪的工作体制,诉说地勘人的工作不易;守着乏善可陈的工作方法,哭诉地勘行业的不尽人意。

  我们应该积极开阔新思路,宽怀大度的接受工作制度的改革,积极探讨学习新的工作方法,以一个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地勘人迎接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我就自己所学所从事的地球化学专业,结合经济新常态,发表一些浅显的看法。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包括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演化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研究地质过程中化学作用机制和条件、元素的共生组合及其赋存形式及元素的迁移和循环等等的学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地球化学就是为地球做全方位体检,应用成熟的地球化学科学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我们地球化学究竟能为经济新常态解决那些问题?

  在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中,第50条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第56条指出“以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聚焦深度贫困难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进脱贫攻坚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我们地球化学工作就大有可为。对耕地的保护,不仅要考虑数量的保护,还要进行质量上的保护,耕地质量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及安全。对土地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查清元素含量及对农作物的影响,确保农作物安全;对土地元素(肥力元素、有害、有益)含量进行等级划分,建立土地档案,对土地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如农用地、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的划分),从优质耕地中开发高标准农田;从特色元素(如硒、钼、锌)角度开发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为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当担及责任。

  第52条、53条都提出了“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复垦、中地产田改造,既要保证土地肥力又要保证土壤安全。地球化学调查土壤肥力元素及有害元素,是严把土地复垦质量关的有效手段,根据肥力分布科学指导耕地施肥种类及方法,是确保中低田产改造成功的有效措施。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地球化学工作可以建立生态地球化学监测点,监测水、大气、土地的地球化学质量,为政府生态保护工作、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及合理的建议,使政府的决策有详实的数据和扎实的科学技术支撑。

  当然我所表达的是地球化学发展的新方向,但是我们也不能放弃我们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基础化探,毕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地质先行的,既要保障资源的供应,又要提供基础数据。我们基础化探应当把所有数据进行集成,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对数据进行回头看,积极探讨数据未充分开发利用的部分,着重讨论迫切需要的锂、钴、“三稀”、晶质石墨等新能源、新材料数据,对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利用;积极探讨老矿山深部找矿的工作方法,延长矿山生命力。

  总之我们只要继续发挥传统地质行业优势,深入拓展地质行业服务领域,就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走好我们地勘行业转型发展的路子。

 

“地勘服务转型做什么”—矿产综合利用方面的浅析

实验测试中心 何瑞明

  近年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地勘行业面临深度调整。在严峻形势下,我院坚持“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和战略性找矿任务”基本定位;坚持服务国家和山西省的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对接国家、山西省、地勘局重大发展战略;注重专业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外界环境,不断提升整体实力,为我省转型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山西“因煤而兴”“因煤而困”,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多依赖煤炭产业、过多倚重煤炭价格,破解“资源诅咒”,是山西转型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省委、省政府综合施策,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转型,以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为重点优化发展环境,以严格生态环保倒逼转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个人认为,转型应该在反思过往矿产开发利用粗放发展带来弊端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充分利用我省几十年累积起来的矿业超大体量,深化创新,走出新的矿产综合利用“高精尖”新道路。我仅就所从事的矿产综合利用领域在哪些方面“服务转型”提出一些浅见。

  一、加强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服务产业经济

  矿产综合利用主要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如煤系伴生的高岭岩(土)、耐火粘土、硫精矿、石墨等矿产;黑色金属矿山和黄金矿山共伴生的硫铁矿、铜、钴等矿产;有色金属矿山回收的主要金属以外的硫精矿、铁精矿等矿产;矿山尾矿中的铁精矿、钴精矿、锂云母等矿产;氧化铝生产过程外排赤泥中的镓、钛、铌、稀土矿产等。这些共伴生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对其的回收将促进我省矿产资源供给多样化,刺激“非煤铝铁”等矿产的相关应用行业萌生及发展。积极开展矿山中有益元素的综合利用,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高效选冶试验研究并不断使之产业化,将为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及材料供应。

  二、开展废渣研究及应用,服务生态环境建设

  采矿和选冶废渣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对废渣进行矿物材料领域的开发利用,将废渣作为原料生产建材产品,实现废渣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减小其对人和环境的不利影响,改善生态环境。

  三、提高矿产开发利用水平,创造新的服务机遇

  我省部分矿种开发利用水平较低,资源潜力尚未挖掘,如含钾岩石矿产。省内仅对临县紫金山的火山岩型含钾岩石进行过开发,对低品位的含钾岩石以及平顺-黎城一带的沉积型含钾岩石开发利用较少。我省含钾岩石储量丰富,这些含钾岩石若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开发利用,将有助于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扶贫。

  此外,农业上化肥的过度使用,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作物品质,而且污染物流失,破坏生态环境。为此,农业部制订《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倡导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钾长石、霞石等矿物为原料制备的矿物肥料由于富含能促进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多种有用元素,且施用后不污染生态农业地质环境,可用来改良土壤、调控环境、提高肥力,越发受到重视。

  结合目前遍及全省的土壤监测数据,分析各地区土壤中缺什么,怎么补充,按照土壤需求,在含钾岩石活化过程中添加所需元素,制备全面科学的矿物配方肥料,实现我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因此,我省的含钾岩石若能大规模开发利用,将极大的服务于农业及土壤治理领域。

  充分利用我省煤、铁、铝及含钾岩石等矿产优势,开发赤泥、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方案,开发低品位含钾矿石富集及低活性含钾岩石的活化转化技术和多元素矿物肥料技术,对推动我省转型综改意义巨大。

 

不忘初心,紧随改革步伐

水工环中心   曹聪

  我国地勘单位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历时30多年,至今一直都在不断探索之中。2006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地质工作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1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式启动。

  近年来,各地地勘单位改革稳步推进,辽宁、湖南、陕西等数省都在进行并完成了地勘行业转型的改革。如今,我省地勘行业也步入了这一改革的潮流中。作为山西省地勘行业中的一名普通青年职工,我应该深刻学习地勘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与改革目的,转变自己的思路与观念,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

  当前,地质工作正处于一个大转型、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总的来看,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先行性地位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没有减弱,但结构、内容和要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转型升级是落实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重大任务,是抓住行业发展机遇的重大举措,是应对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家一系列有利于地勘行业发展的政策的出台,我国地勘单位的发展环境正经历着最为深刻的变化。地勘单位走企业化、市场化的路子已是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现有事企混杂体制不利于地勘单位应对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地勘单位必须向市场要效益,转型升级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转变思路、调整思路。

  根据实际及时转变观念和管理模式,调整发展理念。在做精做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地质延伸产业的发展。一是与专业高校合作,科研院所以及从事这方面工作有业绩的兄弟单位共同合作研究新方法,运用新技术,更新装备、优化工艺,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加强与地方国土等有行政管理权的部门业务沟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加强环保及环境质量、土地修复、矿山环境治理、土地规划、土地增减挂钩等业务的联系与施工;三是应该立足本省,放眼外省,加强整合社会资源,达到强强联合,互惠互利的效果,合作方式多样化,利益分配灵活化。

  积极适应事业转为企业后体制机制的改变。地勘单位必须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面临的发展环境,通过及时转变经营机制体制来寻找和确定未来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目标。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企业化运营模式,全面提升经营能力。

  以上是我通过请教同行前辈以及学习其他省份地勘行业转型经验所获得的想法。作为一名刚入职地勘行业2年的新员工,我认为更需要思考的是我自己在我省地勘行业的改革中应该做什么,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无法左右改革的方向与进程。但我可以紧紧追随改革的步伐,在改革中追求自我的不断发展和突破。我认为自己在地勘行业转型的的过程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学习新的思想和理念。改变之前事业编制是铁饭碗的想法,认真分析思考市场经济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从之前认认真真做好本质工作的想法转变成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并且完成它。这样说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就很难了。自己首先得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是立足之本。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时刻关注地勘行业的发展方向,新的技术手段和规范。通过这种方式,培养自己对地勘行业市场的灵敏嗅觉,从而让自己更加了解努力的方向。

  就我所学的水工环专业来说,2018年开始,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城市地质。因此,我应该仔细学习相关的技术要求、规范,项目中所需要的新技术方法,认真思考城市地质的目的,明白自己的工作方向,时刻更新自己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社会各个行业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地勘行业虽然因为保密性的原因,不能同样快速地步入大数据阶段,但是这也是一个必然的方向。因此相关知识信息的了解,专业软件的学习,也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是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也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作为年轻一代地质人,应该积极地看待这种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不断鞭策自己向前进。唯有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让自己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与行业,才能更好地服务政府和社会,才能成为这次行业改革大潮中的胜利者!

 

“地 勘 转 型 ”之 我 见

物探中心  王 凯

  我是一名80后,05年考大学时并未报考地质专业,经专业调配就读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地质专业,学过所有的地质基础课程,如普通地质、水文地质、煤炭地质及遥感地质等。四年的大学生涯让我觉得地质行业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之路,因为大学生涯听到的对地质行业最多的评价就是“地质行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这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

  现如今我已是有六年工龄的地质行业老职工了。面对如今的新形势,地质老前辈们常说行业已陷入寒冬,为此,太多的80后、90后感到迷茫,甚至焦虑。这是矿业下行带来的压力,也是地勘转型存在的客观问题。当前形势下,地勘队伍的人员总量、技术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地勘改革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面临以下诸多困难:一是地勘改革与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尚需磨合,诸如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如何衔接、探矿权如何配置等等,仍有待破题;二是事业单位普遍性与地勘行业特殊性的科学对接尚需探索。

  “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新常态下的地勘行业来说,这当中蕴藏着无限机遇。稳增长,意味着还有相当的经济规模,这就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矿产资源及地勘工作;调结构,则应把地勘工作的着眼点落于国家战略能源需求上。因此,地勘工作必须更加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更加主动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更加主动地转方式、调结构,更加主动地依靠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地质工作的新路子。

  我是一名年轻的地质勘查工作者,确切的说,我是地勘行业中的一名地球物理工作者,在地勘转型新形势下,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认为: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年轻的地质工作者,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去向前辈们学习,尤其是地球物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地球物理学是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地球的各种物理场分布及其变化进行观测,探索地球本体及近地空间的介质结构、物质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为探测地球内部结构与构造、寻找能源、资源和环境监测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灾害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应用和理论地球物理两大类。应用地球物理(又称勘探地球物理)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能源勘探、金属与非金属勘探、环境与工程探测等。勘探地球物理学利用地球物理学发展起来的方法进行找矿、找油、工程和环境监测以及构造研究等,方法手段包括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放射性勘探等,通过先进的地球物理测量仪器,测量来自地下的地球物理场信息,对测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反演、解释,进而推测地下的结构构造和矿产分布。

  新形势下,我们地球物理工作者必须全面掌握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掌握: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各种知识技能。

  二、扩大服务面积、拓宽服务行业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增进人类对所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围空间环境的科学认识,而且支持着众多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或高科技领域。例如,勘探和开发利用石油与天然气、地热资源、金属与非金属矿藏,预测与预防(或防治)诸如地震、火山、滑坡及岩爆等自然灾害,保护与监测地球生态环境,保障目地空间环境中航天飞行安全等。

  具体分类如下:

  1.从事地质类专业勘查,以科研工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从事地质研究。包括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地震正反演及地震数据处理中的热点问题研究;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问题的基础研究;滑坡形成机理与预测预报等。

  2、预测自然灾害,利用各种数字地震台网和台站观测数据为基础,结合重力、形变等地球物理观测手段,通过震源运动学与动力学、近断层地面运动和重力变化场等方面的研究,为地震发生机理研究与地震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开展工程与城市防震减灾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地震区划理论研究,编制地震区划图;开展强震观测、震害调查场地勘测与工程结构测试与分析;开展城市灾害预警和减灾技术、地震紧急救援技术与方法研究。

  3.从事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通过工程地质、浅层地球物理与岩土力学的理论、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及其信息综合集成,认识地球表层物质、结构、状态及其在自然和工程作用下变形破坏机理与过程,评价工程岩土体的稳定性及其环境效应,寻求相应的工程技术与处理措施,保证重大工程的安全构筑与运行,实施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改善相互协调。

  4.用以勘查石油与天然气和煤田地质构造,寻找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可以到涉及到煤田、油田、矿井性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做相关技术性工作。

  5.做相应的地球物理软件程序设计,地球物理仪器开发等工作,广泛应用于环保、城市给排水、地质、冶金、卫生防疫、商检、农业、渔业及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这是在国内较为紧缺的行业。

  6.其他工程应用。提供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水文凿井;城市地下管线勘测及系统建设;路、桥、基桩质量无损检测;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管道测漏;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专题地图制作;农业地质;旅游地质;非开挖管线铺设;岩矿测试;矿产品开发等服务。总之,地球物理专业主要致力于开展战略性、综合性、先导性的应用基础创新研究,以解决国家在进行水电、矿山、油气勘探、铁路、交通、国防等部门工程建设中所提出的各种工程地质力学、地表结构、勘探地震资料处理难题。

  三、立足于400白菜导航网,增大科研创新力度。

  生产单位400白菜导航网是把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先头兵,应用的好不好、转化的好不好、服务的好不好,400白菜导航网技术人员最有发言权。在当前地勘转型新形势下,迫切的需求立足于400白菜导航网,增大科研创新力度,更好的将科技成果服务于地方、服务于其他行业。

  总之,地质工作属基础行业工作,应该统筹谋划,找准位置,锁定目标,选好路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相信,地勘行业尤其是地球物理专业将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空间!